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海淀镇清梵寺碑记

上传时间:2018-07-28 05:58:26

生成地点:海淀镇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海淀镇清梵寺碑记


      上次我在聊海淀大街那个火神庙的时候说在院儿里还有两块石碑,当时因为手机没电了,所以没拍成。本打算找一天单独过去一趟做个记录,可为了两块石碑跑一趟海淀颐和园路有点儿不值。嘿,正好我单位的电脑周一又坏了,还得去中关村硅谷电脑城去修,正好就在火神庙对面儿,借着这次的机会,顺便再把这两块石碑给拍了。


       这两块石碑并非火神庙遗存下来的,而是属于两座不同是寺院,其中字迹最清晰的一块,是当年海淀镇清梵寺的碑记。据记载,清梵寺位于海淀西大街北口,与当年畅春园近在咫尺,同明代火神庙南北紧邻,始建于明代,清初始为清代皇室家庙。 


       寺院座北朝南,歇山式砖石结构山门,面阔1间,上嵌“清梵寺”石匾。进入山门,殿分两进,前殿面阔3间,恭悬圣祖御书“清梵寺”木匾额,内供佛祖。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殿名大悲坛,面阔3间,恭悬世宗御书木匾额“慈天广祐”,内供观音大士,故名。有东西配殿各3间。乾隆二年皇上颁赐藏经全部,以为皇子“同参密藏”。乾隆四十九年又建六圣祠三楹,南向:左供灶君,右供马祖,合为六神,故名“六圣”。此为清梵寺鼎盛时期。


       清代康熙年间,胤祯等皇子常于此上香做佛事,净土森严。“仁庙六旬大寿,诸皇子于寺内建庆祝经坛,演剧彩台一,襎竿二。寺外结坊一”,香火室前(见《养古斋丛录》)。自咸丰年间,该庙渐成庙市,清末民初庙市达鼎盛时期。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庙会期间,这里车水马龙,人声渲闹,举凡西郊土产、民间百艺,回民小吃均于此杂陈上市,有力地促进了海淀镇的商业发展,成为海淀镇最大的集市。


       该庙于清代咸丰十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先后遭受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池鱼之殃,逐成残灯破庙。1928年北平市特别政府庙宇档案有记:庙存山门一座,东西长39.6米,南北长19.8米,有房屋42间,庙内法物有释迦牟尼佛像三位。时已辟为“海宴水会”,北平市总商会海淀镇分事务所所在地。至1936年北平市政府社会局寺庙档案记:该庙面积为东西12丈,南北8丈,房屋56间,有佛像一尊,神像4尊,礼器3件,乐器1件。解放前,庙貌更加残破,后因破除迷信,庙内法物毁坏殆尽,辟为海淀商会所在地。1947年北平市政府社会局寺庙档案记载,该庙管理人为李建华。1968年被海淀商场所占,遂荡然无存。


      而另一块字迹已模糊的石碑,有文章曾写到应该是天仙庙的碑。天仙庙,又叫北海淀天仙庙,位置在今天的香山万安山门头村,现已无存。据有关专家对模糊碑文做了细致研究,得出该庙始建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岁馀。创建寿藏于万安山门头村。石碑刻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比清梵寺还要古老。


       这两块石碑如今露天摆放在火神庙院内,任凭风吹雨淋,保护状态令人堪忧。虽然仅仅是两块石碑,但对于研究海淀镇的历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