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西大街万字会院旧址
通州博物馆位于通州西大街路北,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二进四合套院,典型的北京建筑风格,颇具地方特色。博物馆前身为万字会院旧址,目前是通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字会院曾经是清初修建的三官庙,康熙十二年重修,供奉天官,祈求福寿;供奉地官,因其有权赦免人生罪恶,可以排忧解难,使人祝告之后心境平和;另供水官等诸神像。
1935年10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州组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充当日本人的走狗和爪牙,日本军队在华北站住脚跟以后,通州有汉奸组织“万字会”占用此庙为日本人服务,实际是日本特务机关的外围组织,因此被逐渐称为 “万字会院”,慢慢忘了三官庙名。
万字会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山门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明间通道,石阶四级,次间后沿儿,嵌六角形三交六碗窗,前殿与正殿各五间,顶式与山门相同,现为玻璃隔扇。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合瓦三宝顶,次间为吞廊,三层石质如意青石阶。后院正殿前,有青沙岩浮雕,龙纹图形花坛一座,直径二点三五米,边宽为四十一厘米,由数块石头拼接而成,精美但不做作,有规有矩。前廊山前,嵌如意头肠砖浮雕,民间造形,也算精致。
1964年曾重修,改名“东颐饭店”,但不久关闭。1990年元月,经原通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研究决定,建通州博物馆。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征集、整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通过对外开放,对全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家乡教育。
博物馆展厅共四个,其中三个为临时展厅,一个为固定陈列展厅。1991年建馆至今共举办各类临时展览百余个。馆内固定陈列为“古代通州”展,共展出收藏本地区珍贵历史文物114件套,其中一级品2件,体现了通州区自新石器时代、战国时代及西汉置县以来2200年的悠久历史。先后又展出了从运河出土的元、明、清代大铁锚及有重要价值的墓志铭五十余件,既起到了保护文物的作用又宣扬了大运河悠久的历史。
本条记忆来自贡献者“南城老李1979”,该贡献者于2018年6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