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从何而来

上传时间:2022-04-12 18:15:05

生成地点:北京

贡献者: 北京脉搏

标签

地图展示

封面.jpg

清末民初,在北京流行着“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其中东、西、南的概念是比较清楚的,就是对“北”一直说不大明白。


震钧在光绪年间出版的《天咫偶闻》一书中写道,“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清朝中叶后王府多建于西城,而东城邻近朝阳门,建有多处仓库用于存放漕运来的物资,如禄米仓、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等。仓库多与买卖相关,故商贾云集于东城。南特指外城,其内穷人较多,南贫一说由此而来。


永乐帝定都北京,将京师分为五城来管理。皇城四周称为中城,崇文门大街以东及朝阳门外称为东城,宣武门大街以西及阜成门以西称为西城,北安门(地安门)以北及德胜门、安定门以北称为北城,外城则称为南城。分设五处兵马司署负责维持治安。北城兵马司位于交道口北兵马司胡同,东城兵马司位于东四四条,西城兵马司位于西四兵马司胡同,中兵马司位于大佛寺南兵马司胡同,南城兵马司位于菜市口兵马司前街。清朝时期将内城分为五城,将外城也分为五城。内城的南城大致是由中城南部划出,其他四城基本不变。外城由东至西依次分为东、南、中、北、西五城,称谓与地理方位不完全相关。


到了民国时期,内城分为内七区,外城分为外五区。人们一般习惯上称皇城以东为东城,皇城以北为北城,皇城以西为西城,内城以南为南城。这种说法将穷苦人比较集中的德外、安外地区归到了北城,故才有北贱一说。


综上所述,东城、西城、北城和南城的概念源于明朝,而东城区是在1958年由东单区和东四区合并而成,西城区是在1958年由西单区和西四区合并而成。


本条记忆来自公众号“北京脉搏”,该公众号于 2018 年 6 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