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几十年前京东乡间过大年的风俗

上传时间:2018-10-19 15:17:22

生成地点:棉花胡同

贡献者: 陈伟

标签

地图展示

几十年前京东乡间过大年的风俗

      我的姥姥家在河北大厂,自古隶属三河县。解放后,为尊重回族风俗,1955年成立了大厂回族自治县。几十年来,回、汉民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8左右,没有大的变化,除大厂、小厂、夏垫一带回族集中外,其它乡镇均以汉族居多。我家是汉族,祖辈居住在潮白河畔的西关村。

     姥爷生前说,他小的时候过年,再穷的人家也要吃顿饺子,灯晚儿时(晚上)随大人们去听大鼓书。我娘生于1940年,她常给我讲起解放初期乡间过年的风俗。一到过年,不论老太太还是青年妇女,发纂上都兴戴喜兴的绒、绢花,女孩子们用红头绳、彩布条扎辫子。姥爷给我娘从京城买来红绸子的蝴蝶结,娘能高兴好些天。

     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从院门口到屋门口之间都铺上芝麻秸,人踩上去“咔咔”作响,名曰“踩岁”,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到了晚饭后,妇女们三三两两,成群结伴去给村中的长辈“辞岁”。芝麻秸“咔咔”一响,就知道家中来人了。妇女们一边道着“万福”,一边说:“大爷,大妈,晚辈给您辞岁啦!”有的还要磕头。那时的乡间还行清朝的“万福”礼呢。行礼时,身子向前微倾,腿微屈,右手放在身体左边的肋部,双手攥拳,左拳在下,右拳在上,上下抖动几下。在那时,妇女们不讲究拜年,三十晚上的“辞岁”是重要活动。到了大年初一早起,芝麻秸就都扫走了。

     正月里唱大戏,当时最流行的是评剧《小女婿》、《刘巧儿》和《小二黑结婚》。新中国出了许多大法,尤以《婚姻法》宣传贯彻得最好!讲婚姻自主,解放了妇女。娘对《小女婿》印象最深,因为有两个主演都是本村的。后街的王燕华饰演聪明能干、美貌善良的少女杨香草;中街的肖宝兰饰演游手好闲、风流成性的媒婆“陈快腿”。演员们年轻漂亮,虽然都是十几岁的学生,但演的惟妙惟肖,精彩异常,博得乡亲们的阵阵喝彩,在十里八村都有名。演员肖宝兰,通过演剧,思想越发开明进步,自主定了婚姻事。

     本村的王某在外当兵,质朴能干,形象出众。歇假期间回乡在菜园参加劳动,在一群人中引人注目。被路过的女学生肖宝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萌生了爱恋,回家后就把少女的心事告诉了奶奶。她的奶奶是我姥姥的干娘,于是专门托我姥姥去保媒。姥姥热心肠,人缘好,最终成全了这对年轻人的好姻缘。

     在我童年的1970年代,因常住在姥姥家,所以还能记起当时乡间过大年的情景,印象最深的就是杀年猪和炒棒花。

     当时还是生产队,一过年就要杀猪分年肉。年前几天,阵势就摆好了,几个壮汉把肥猪抬上矮桌按住,那猪自知不妙,拼命地挣巴、嘶叫,杀猪师傅手握尖刀,对准猪的脖子,稳—准—狠一刀下去,割断了猪的主血管,鲜血喷洒而出,都流进事先撒好盐的一个大瓦盆里。那猪又嚎叫挣扎了一阵就不动了。杀猪师傅在猪的后腿处割个小口儿,几个人轮番往里吹气,把猪吹得滚圆后再用棍子棒,然后开水烫,刮毛,开膛,分割肉。这情景,我们小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目瞪口呆!摘下水时,师傅把猪尿泡涮了涮,吹成了气球,扎好后送给一个小孩,我羡慕极了,执意要拿手中的真气球去换那个“气球”。

    猪肉和猪血豆腐各家各户都有一份,那时生活条件差,缺少油星,大伙都爱抢肥肉,真解馋呀。剩下的心、肝、肺、肠等下水,生产队专门找一些妇女进行深加工,卤好后再分给各家。为防作弊,把她们锁在一间屋里操作。可是我看见,她们的小孩就挤在门口和窗口,向里面讨吃的,从门缝和窗缝里,断续递出香喷喷的猪尾巴和猪耳朵。

     那时的孩子们一年到头也没什么零食,能有两块水果糖吃就很开心了,赶年下,炒些黄豆、蚕豆、花生、瓜子、白薯干、棒花(玉米花),能乐开花。我记得老舅先到潮白河岸边推一车白河沙来,灶膛里烧上火,大铁锅里倒上少一半的白沙,娘和舅妈扎好围裙,头上包着手巾,严阵以待,沙子一见热就倒玉米豆,然后用柞子(玉米株的根部)不住的翻锅搅动,一刻也不能停,玉米豆逐渐熟了,飘出香味,“噼啪”作响,崩开了花。当响声加快,约两成的豆都开花时,赶快出锅,连沙带豆一块撮到簸箕里,然后倒到筛子里筛,滤去沙子,就能吃啦!孩子们专抢开花的豆吃。这金灿灿,白花花,香喷喷的炒棒花,又酥又脆,越嚼越香,各家都备好了待客,除了笸箩里,将军罐里都装满了,孩子的兜口里总是满满的,只吃得口干舌燥,拼命喝水,连正经饭都耽误了。正月里炒棒花的味道,那是年的味道,带给我多少童年的美好记忆。

作者: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