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忙种!从芒种到麦子归仓的过程,真的太忙了
“芒种三天见麦茬”,追忆当年乡村麦收的艰辛与不易。
“麦浪滚滚闪金光,
十里歌声十里香,
丰收的喜讯到处传,
家家户户喜洋洋,喜洋洋……”
这是民族歌唱家郭兰英女士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演唱的歌曲,脍炙人口,风靡全国。每当听到这首歌,眼前就会浮现出金色的原野,碧蓝的晴空,起伏的麦浪,农民们欢欣鼓舞,喜迎开镰。
“芒种芒种,忙收忙种”。全国的麦收,因地理和气候的差异,从南到北渐次收割。我的老家河北大厂县一带是芒种后开镰,农谚“芒种三天拔麦子”。“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的农活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辛苦的,因为雨季的到来,农民们不但要及时收麦,打场,归仓,还要抢种下一季的玉米,头顶烈日,迎风沐雨,龙口夺粮。
我七十多岁的老娘,记忆已大不如前,往往上午发生的事情,下午就记不住了,可一说起家乡的麦收,当年的艰辛与不易,娘却是记忆犹新。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西关村已由农业互助组进入初级合作社阶段,各家的土地,牲畜,农具都入了社,人人都在为社里努力生产。“小麦发了黄,秀女也下床”。一到麦季,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学校也要放“麦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当年我娘十五、六,我姨十七、八,都正在念高小,也加入了收麦的行列。
作家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城里人夸孩子夸学习,农村人夸孩子夸劳动。娘自豪地说,别看年纪不大,当年我和你二姨的能干在社里是出了名的,连好些小伙子都撵不上!老社长肖玉金发给姐儿俩一人一个工分本,干的活计都要记录,年底分粮用。
收割小麦必须争分夺秒,不能耽搁,一怕天热麦子炸了粒,收成泡汤;二怕赶上雨捂在地里,麦子发霉。每天天不亮,娘和二姨就带上水下地了。因为干活快,娘和二姨被安排在前面“打要儿”,后面跟着一个“拾要儿”的。“打要儿”,外地也叫“打腰(爻)子”,“爻”是八卦古语,绳结的意思。就是把两股麦杆穗头相对,一反一正,灵巧地扭转180度,打成结,方法快捷结实,用于捆绑麦子。说起来简单,可有些人几年也学不好。
娘说,那时还不时兴用镰刀割麦子,都是用手拔,一个麦季,双手磨出泡,结成茧。在麦田,弯着腰,右手把麦杆一拢,左手薅住麦根一提,顺势向左边肩头一甩,泥土被磕落,娘的动作干净利落。待拔了半捆时,娘一手抱麦子,一手“打腰子”,然后把垫上“腰子”的麦子放在地上,再往前拔。“拾要儿”的任务是拔半捆麦子,与“打要儿”的麦子凑成一捆,并捆绑结实。娘挥汗如雨,干活不惜力,常常把“拾要儿”的落下很远。
“秋三月,麦十天”。收割的麦子要马上运到场院,先用铡刀铡掉麦根,再趁天好及时晾晒、轧场、扬场。轧场也辛苦,让牲口拉着一头大,一头小的石磙子在场院里转圈,给麦子脱粒,为防止牲口偷懒,还要给蒙上眼罩。农民要一边吆喝着牲口,一边不停的用木叉翻挑麦杆。缺少牲畜的合作社,甚至还要用人力去拉石磙子轧场,这个情节在老电影《花好月圆》中有真实的体现。农村条件好了以后,就用拖拉机轧场了。
脱了粒的麦子还要通过扬场把麦粒从麦壳、杂质中分离开。俗话说“三年能中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状元”。扬场是个技术活,不是人人能干好的,扬场的活计都是交给经验丰富的老庄稼把式干。扬场要在刮风天,一人配合拿着簸箕倒,扬场把式用木锨接,一锨接一锨,划着美丽的弧线扬向天空,麦壳、杂质随风飘走,坚实的麦粒落下,堆成了金色的小山。
坠落最近的麦子是最重、最饱满的,要留作种子;中间段的成色也不错,留作交公粮;落的远的麦子就差些,轻而瘪,这才是农民自己的口粮。由于生产力落后,亩产低,白面很金贵,农民只有年节和待客时才能吃上几回。
掰棒子,掐谷穗,割青草......农民们不言苦,不言累,辛勤的劳作换来丰收的喜悦和满足,直到麦子入了囤,归了仓,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作者: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