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景胡同顺德新馆记录
广东在京会馆众多,为老北京带来了阵阵岭南文化。在这些会馆中,我曾经介绍过米市胡同的南海会馆,也就是康有为故居。还有位于粉房琉璃街的新会会馆,这里曾经是梁启超生活过的地方,并在这里结婚。另外还有位于南横街的戊戌变法发源地粤东老馆,前孙公园胡同的七邑会馆,上斜街的番禺会馆等。
位于宣武区海柏胡同的顺德会馆我曾经以朱彝尊的故居的名义介绍过,当时已经残破不堪,有一年没过去了,不知道现在里面成什么样儿了。广东顺德自清代以来在北京曾开设有四家会馆。其中海柏胡同的原朱彝尊故居一般也被称为顺德邑馆,顺德西馆位于不远的永光西街,现已拆除。南馆位于菜市口胡同,也已经消失。顺德新馆就位于宣武区天景胡同9号,也是我今天要聊的。
天景胡同位于南半截胡同东侧,东西走向,西起南半截胡同,东到才时候胡同。现在菜市口胡同没了,直通菜市口大街。因为修建大街,胡同东段也被拆除,目前仅存半段。顺德新馆从名字能看出来,应该是四座在京顺德籍会馆中最后一座创设的。具体年代不详。作为当时广东一个县的会馆,在北京居然有四家会馆,这不仅仅是因为顺德人杰地灵,更是因为在经济上仰仗那块不褪色的香云纱。
过去老北京人在夏天最喜欢用来自广东的香云纱做衣服,这种时尚应该是从在京各广东籍会馆中兴起的。香云纱流行在北京的街头巷尾,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无论贫富贵贱都受青睐的绸料。讲究的人从款式和领口的装饰上能看出质感,而普通老百姓也也有他们简洁的样式以及清洗方便的优势。可以说,香云纱在北京是一种没有阶级的平和丝织品。
如今天景胡同虽然仅剩半段,但有部分院落还是进行了重新翻修和加固,墙体都是蒙人的贴砖墙,中看不中用。顺德会馆大门为蛮子门,门墩是新的。馆内并不像外面看着那个样整齐,比较乱。和院内的居民聊天,得知顺德新馆原结构为三进院落。而如今天景胡同9号仅剩一进。后两进院落独立出来,划分到了南半截胡同,大门也是新开的,利用原会馆的院墙。除此之外,会馆的整体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