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的“小王府井”北辛安
出来苹果园地铁站一直往西,过了阜石路高架桥顺着喜多隆往后身儿扎,就进了一片平房区,这里就是今年石景山区计划要拆迁改造的北辛安地区。
大多数人一提到北辛安总会想到首钢,确实,现今的北辛安,西邻首钢,北抵阜石路,东挨特钢,南到化肥路。基本上就是沿着首钢厂区建起来的居民住宅区。目前这里大多数居民房都是首钢或者和首钢有关企业的职工宿舍。有关北辛安这个地名的由来,目前有几种说法,经过查证,其中有一个说法还比较站的住叫,也最具权威性。
1995年11月,在北辛安之南、古城村西出土了两块晚唐时代的墓志。墓志记载,墓主人“殡于幽州幽都县西界卅里房仙乡新安里岗原”和“墓于幽都之西三十里新安原”。说明晚唐时古城村一带应该叫“新安里”,古城村就在北辛安的南面,“辛安”应该是“新安”的简化写法或音转。老人们说的“北辛安之前有南辛安”一说,有了重要的史料依据。而南新安的旧址,就位于今北辛安南面的首钢厂东门一带。
据永定河古河道专家王荣华先生所述,新安之“安”应源于安祖寨。历史记载表明,一千多年前,今石景山一带有一个辽宋双方都非常重视的军事重镇叫安祖寨。它存在于永定河畔的出山口附近,距离那时东边的北京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幽州城有三四十里地。地理形势上,安祖寨北控西山古道,西扼古永定河,是古代北京城的西部屏障。
《石景山地名志》根据元末《析津志》的记载讲:元代的金口河泛滥,是造成南新安被毁的原因。元至正年间,开今石景山北侧金口,冲毁了薛、田二村。薛村在今日的石景山已无其名,它应该是以薛姓村民为主的村落。据分析,薛村就是今天的北辛安,在我拍照的过程中,确实有居民提到了薛家人。
在1978年以前,北辛安地区可谓石景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政府、中国人民银行石景山办事处、石景山农机公司、新华书店等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均在这一带。加之首钢职工宿舍区和配套的生活、娱乐、教育、医疗等机构,北辛安曾被誉为石景山的“小王府井”或“小西单”,可见其繁华程度。
随着1978年区政府迁往石景山路,这里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后来首钢逐渐没落以及陆续外迁,这里也慢慢沦落为棚户区。如今这里可谓是京西最大的一片城中村。据《石景山地名志》中记载,北辛安地区原来有近20条胡同街巷。但最近几年拆改很多,有不少胡同已经消失了。所以在这片地区我仅找到存留的12条胡同街巷。
据2016年北京市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计划,永外地区和北辛安地区属于今年的重点项目。但目前这两个地方仅仅是有消息,但没有实质性进展。在我拍照的时候,有不少居民知道我的来意后,都很热情,主动给我提供线索,让我去记录一下这里最后的景象。
石景山北辛安大街
石景山北辛安南岔
石景山北辛安北岔
石景山北辛安和平街
石景山北辛安大胡同
石景山北辛安小胡同(已并入东胡同)
石景山北辛安东胡同
石景山北辛安西胡同
石景山北辛安袁家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