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地方文献丨《西城区财政志》

上传时间:2019-12-15 11:02:43

生成地点:西城区

贡献者: 北京脉搏

标签

地图展示

地方文献丨《西城区财政志》

20191213-西城区财政志.jpg

《西城区财政志》由北京市西城区财政局编,北京出版社出版。32开本,精装,18印张,43.5万字,199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2000册。

主编李振洪,撰稿人李振洪、杨志敏、周金凤、高瑞、梁智桂。编纂工作始于1992年4月,1998年7月完成,历时6年零3个月。

该书正文前有西城区示意图、图片、序言、凡例,正文有概述、第一章财政机构、第二章财政体制、第三章财政收入、第四章财政支出、第五章财政信用、第六章财政管理、第七章财政监察,共7章25节,含细目69条,书后附有大事记及编后记。

西城区是北京市四个城区之一,位于城区的西北部,中央首脑机关、党派团体、国家部、委、办等大多设在西城区。

这里人烟稠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服务设施完备,店铺林立,市场繁荣。

自古以来,就是北京市著名商业区之一,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现西城区界内设有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区公所,隶属北平市民政局领导,不具有一级政府职能,未设置区级财政机构和税收征收机关,辖区内各项财政收入,由市财政、税务部门直接征收管理,和区公所无关。

区公所所需开支,向市有关部门领报,属于报账制性质。北平和平解放后,第二区、第四区相继成立了区人民政府,形成一级政权机构,设立区财政科,统一管理全区财政收支,但因条件不成熟,故存在时间不长。

1956年8月,西单区、西四区根据市人民委员会规定,成立区财政科。从1957年起,各项经费开支纳入市财政预决算,初步形成一级财政的雏形。

1958年,国家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城区区划调整,财税机构进行合并,成立西城区财政局,建立区财政,实现财政收支统一管理,从此,区财政成为一级财政实体。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财政收入出现虚假现象,但“大跃进”激发起来的革命热情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企业得以发展壮大,区财政收入大量增加。

1961年,三年“大跃进”给财政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显现出来,加上自然灾害影响,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财政收入出现大滑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给财政经济带来更为严重的灾难,生产经营遭到破坏,财政收入再次出现大滑坡。

1971年,根据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原下放区管的中央、市级企业,全部划归市财金局直接征收管理,收入改入市库,区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

1978年,根据市委关于“改组工业的意见”,决定将区属全部街道工厂和部分大型商业企业划归市主管部门实行归口管理。

从1980年起,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城近郊区财政体制由“收支两条线”改为“定收定支、增收分成”的方法,从而扩大了区的财权,增强了区的经济责任。

从1986年开始,市人民政府对区县全面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西城区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全面推行以“两保一挂”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结合区情区力,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收入继续逐年上升。


本条记忆来自公众号“北京脉搏”,该公众号于2018年6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