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技艺|曲儿声渐弱,故情何处落
想象中的老北京的生活,最经典的莫不过影视作品中展现的那样:在窄窄小小的胡同里,伴着自行车清脆的摇铃声,咿咿呀呀的小曲儿或从各家四合院里溜出,或从树荫下的拿着蒲扇打着风的老人的唇齿间溢出,空气仿佛都带着调儿似地微微荡漾。
可如今,声声入耳的不再是悠扬的小曲儿,充斥耳间的只有车辆的喧嚣和人群的熙攘,而这记录着北京大小事的曲儿被层层掩埋下来,几近无人问津。
推开小曲儿的大门
走过了繁华的现代街口,路过了带着生活气息的幽深小巷,驻足在一个平矮的小剧场门口。未过多久,一阵车铃声响起,回头一望,是位精气神十足的先生。他笑着向我们打了招呼,拿出钥匙打开剧场门邀请我们进去,我们这才反应过来这位就是我们要找的小曲儿传承人陈伟老师。
进入剧场以后,环顾四周,只觉屋子不大但满满当当:前方是个小型的舞台,右手边一堵墙上全是各种荣誉奖状,后面张贴着许多张表演演出的照片,而中间这么一块地方就是“观看席”——两张桌子,几个瓷茶碗,几张座椅。陈老师与我们就围坐在桌子周围,缓缓为我们讲述自己与小曲儿的事儿。
简谈小曲儿
陈老师告诉我们他自己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原来并不知道还有小曲儿这般颇具北京特色的民歌。当问到又是如何知道小曲儿并对其产生兴趣时,陈老师回答道:“1995年时,北京电视台正播放介绍民歌的节目,我这才知道咱北京还有像山东大鼓这样具有地域特色的曲艺。时间一久,听曲儿听的越多,便越觉得很有些趣味。”于是在99年时自己就找到了曲艺演员赵俊良先生并拜其为师。在跟从赵俊良先生学习的过程中陈老师也才知道小曲儿的种类繁多。
虽说小曲儿类别多,特点却是差不多的。“小曲儿的内容多是北京民俗方面的,对北京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介绍。”陈老师说完就现场给我们唱了一曲儿,曲中的内容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深奥哲理,只是日常生活,带着点俏皮与活泼,在聆听者面前展开的是一幅幅北京人最普通也是最写实的生活画卷。正因为有这样的内容,小曲儿的词也多平实质朴,日常生活用语遍布其间。小曲儿不是阳春白雪,只是下里巴人而已,它一点一点记录的都是老北京市井的生活,絮絮细语间是讲不出的生动。那小曲儿的调是随着大运河从南方传来的,也算得上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象征,正因这点,小曲儿的调既有着南方的婉转之感,也有着北方的利落之意。这词调与内容三者融汇便方得小曲儿这般生动有趣的物事儿。
对小曲儿的担忧
因着原来自己要上班,陈老师只能下班后或闲暇时找出曲儿来唱一唱,哼一哼。下岗了之后,陈老师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爱之事。每周五周六两日,陈老师都会细心准备一番后到社区演出,也会和一些同好聚在一起,分享自己所得的小曲儿。一切看似悠然自在,陈老师心中却有着不少的担忧。
原来的小曲儿表演都是有弦伴奏的,到如今却是没落了,这伴奏的弦也愈少有人弹了。同时小曲儿相比如今的相声更显传统,而真正传统的有难度的东西吸引不了年轻人,这些老腔老调和老故事只能引起那些有过经历的老人们的感慨与回忆,实在很难传承。陈老师谈到这一点时,面上现出的落寞不禁让我们陷入短暂的沉默。陈老师不是没有同好,也有个师弟,但是师弟有着自己的工作,没法专门做小曲儿;而那些同好也仅限于喜爱听,几乎没有唱的。徒弟是没有的,就像陈老师提过的:“关注的人有,但学的人少。”家人不感兴趣,也不配合。如今的小曲儿说是自由发展,但实质上与自生自灭无异。
为小曲儿付出着
但即便是这样不乐观的境况,陈老师也一如既往地喜爱着。他说:“传统小曲儿虽不如如今的相声创新那么强,但是它存了原来的那种韵味和‘劲’。如今有那些个改编后迎合时代口味的小曲儿已经不正宗了,倒了啊。”那些同好虽说不唱,但在陈老师表演时,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家人们不支持,但也从未阻止过。
“现在只要有人还在传唱,还有人在听,就能够让它生存,不管唱它是为了挣钱,还是热爱。”如今陈老师仍然通过网络和赵俊良先生留下来的录音带不断学习小曲儿,同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小曲儿,陈老师也会在查阅了各种资料之后,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在各大平台上发布文章,如《大清朝的代国歌‘糊涂调’,你听过吗》、《腊八一过跑旱船,载歌载舞过大年》等,题目起的新颖有趣,内容也丰富多彩,并且为了让读者更加直接的感受到,陈老师也在文章中加入了小曲儿的录音。不得不说,为了让小曲儿尽可能的长存世间,陈老师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有舍有得,陈老师为了小曲儿付出不少精力,自己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同好挚友不必说,在唱小曲儿的过程中、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自己为了严谨不断查阅资料,也知道了许多以前未知的知识,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在初次见到陈老师时,其身上的那种开朗与活力,想来也是小曲儿带给他的。
小曲儿不仅是北京人的回忆,也是众人对老北京日常生活的印象。可如今高楼取代了四合院与胡同,流行音乐与各种电视节目取代了小曲儿,老北京的痕迹似乎一点点在消逝。原来在胡同口飘荡的曲调声愈来愈弱,那对故园北京的情又该往何处寄呢?
文案|咸咸鱼
图片|坛子 circle
编辑|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