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报国寺前街顾炎武祠

上传时间:2018-07-27 15:42:13

生成地点:报国寺前街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报国寺前街顾炎武祠


       总说越熟悉的地方就越容易忽略,没想到这句话也应在我身上了。报国寺,我最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可没成想在这个我原来几乎每周都逛的地方却不知道这里有个顾炎武祠,甚至连报国寺的门牌号都不知道。


      报国寺在北京地区算是最早的古玩旧货市场了,成立时间比潘家园要早,当初就是因为宣武区周四休息,所以报国寺周四才有集,热闹场面超过了周六日。时间一长,周四大集也就成了古玩市场的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十里河、潘家园也都随着报国寺走。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当时规模不大,俗称“小报国寺”,明朝初年的时候,小报国寺塌毁了。明朝成化二年,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但俗称还叫报国寺。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毗卢阁窑变观音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被称为寺内“三绝”。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诗人吟唱报国寺“三绝”的诗词40多首。


       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该寺周边有三条以报国寺命名的胡同,报国寺东、西夹道和报国寺前街。报国寺正门,就开在报国寺前街。


      我对这一代的熟悉,不光是从逛报国寺旧货市场开始的,我的小学在广义街,学校后门就开在报国寺西夹道北边儿。那会儿中午去上学闲的没事儿不跟前门进,得绕善果胡同去学校后门,每次必经西夹道。明末清初的时候,报国寺就是北京最著名的书市之一,比琉璃厂还要早,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可在我的记忆中,我上学的时候这里还不是古玩市场,90年代中后期才慢慢形成今天的规模。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江苏昆山人。他在京居住期间,走遍京郊大地,撰写了《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两书,成为研究北京京郊历史地理的重要的书籍,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另外,还编纂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等重要书籍。报国寺是顺治年间顾炎武在北京的住所。


      如果没有查阅一些史料,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报国寺西院居然是顾炎武的住所。以前逛市场的时候西院去的不多,那里摊位比较散,都是游商,而且卖的东西我没兴趣,最多就是上完厕所进去看一眼。


       如今顾炎武祠已经被翻新整理了,西院里的摊位也少了很多,这个院子看起来比较空旷。其实除了基石外,里面所有建筑全部都是新建的。报国寺前街往西,可以看到院墙杀个有个小门,上面写着“顾亭林祠”。以前来这么多回就没注意过,可能眼睛踅摸的都是地上的物件儿。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