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张家湾镇张湾村清真寺记录

上传时间:2018-12-24 16:46:44

生成地点:张家湾镇张湾村清真寺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张家湾镇张湾村清真寺记录

       张家湾镇的张湾村是通县比较知名的回族聚集区,形成的历史背景应该从至元三十年开始。当时通惠河已经开凿完工,进一步减少了陆路转运的骞涩,军役、河丁、役工、商贾蜂拥而至。就在这个时期,江淮各地的富民不断地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向外地流徙,同时江淮增运又并入海船万户府,完全由海道运输,海运循白河至张家湾,转运大都,运粮石数逐年有所增益。掌握海运的张瑄,征雇了大量的漕丁人等,往返于南北各埠,商贾亦相继北渡。增加了南人北徙的有利条件,张家湾和通州城的回族户数相应增加。随之,就有了清真寺。

      清真寺大致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过,“文革”期间此寺拆改较大,但仍尚存大部分,如今依旧是张家湾地区回民活动场所.因其在抗击英法联军中发挥重要作用,放历史上也有光辉一页。

     清真寺东向,山门原为是山顶砖砌仿木结构。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礼拜殿,勾连搭四卷,硬山简瓦,规模较大。一三两卷为箍头脊,二卷为调大脊,大吻壮观,小兽玲珑;第四卷明间为窑殿,四角攒尖,绿琉璃宝顶高耸 天空,次间则为卷棚顶,别具一格。博古彩画精美,西头砖雕别致,嵌山方圆木窗活泼,井口天花鲜艳整洁.南北配殿与礼拜殿之间有海棠柱曲廊相连。结构严谨,错落有致。

      清真寺院中矗古槐一株,胸围三抱,老干童颜,茂比当年。又有四株古柏,组成梯形,今缺东北角一株,1860年8月间,英法联军北犯皇都,途经此地,当地百姓,不拘民族,自发起来抗战,在寺内拍侧埋锅造饭,不幸将其烧死。院内还有古缸一口,浮雕仙鹤、荷花、海水诸纹,图案匀称紧凑,刀法流畅,其六角形须弥座束腰浮雕鸟兽纹饰、翠柏银缸,辉映成趣。


      本条记忆来自公众号“南城老李1979”,该公众号于2018年6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经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