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坊店公主坟门殿建筑遗存
公主坟,顾名思义,是当年埋葬公主的地方。在北京,有好几个公主坟,海淀的西洼和永丰乡、丰台长辛店、朝阳的草房和来广营、东城安定门外雷桥村都有公主坟的地名,包括我现在住的双井,曾经也有公主坟。不过要说最著名,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海淀区复兴门外的公主坟。至今在北京一提公主坟,就是指这里。
第一次知道公主坟还是很小的时候,那会儿姥姥带着我去西郊舅姥爷家,我们都是在长椿街坐地铁,到公主坟去换公交,坐到西翠路。那会儿的地铁不分1号线2号线,就一条线,从古城到前门,后来才分成了两条线。这条地铁线,是北京最早修建的一条线路,主要大站都集中在北京西郊地区。
在上世纪60年代,公主坟就算是外城比较偏远的地方了。姥姥跟我说,当时那里集中了不少国营饭摊儿,卖所谓的盖饭,就是一大碗米饭,浇上一勺子用海带和白菜熬成的菜,很多外地来京的人都集中在那里吃饭,因为不要粮票。到了90年代初,公主坟逐渐繁华起来,成为了北京西边重要的公交枢纽,随着城乡贸易中心的建起,公主坟也成为了北京西边儿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到了2000年左右,有一句流行语,“买手机到公主坟”。那边几乎集中了北京所有的手机交易市场,无论是新的还是二手的,在那里可以买到任何一种手机,当然也包括赃货。2004年年底,我曾陪着第一任女友去过那里,找她的一个表姐去修手机。
往事就不提了,反正公主坟这些年变化很多,从最早的环岛变成了西三环主要的立交桥,是北京人流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如果坐地铁1号线细心的人会发现,一般只有到了换乘站广播里才会通知叫大家注意人流,注意安全。当时公主坟还不是换乘站,但1号线快到公主坟的时候也会提醒大家人流量很大,注意安全。
公主坟的由来是因为清嘉庆皇帝有两个女儿埋葬在这里。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周边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证实这里因过去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而得名。不过历史上,这片地区叫王佐村,清末改成苑家村,改称公主坟并非1949年以后,而是在日伪时期。
这两位公主一位是庄敬和硕公主,为嘉庆第三女,是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于嘉庆六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 另一位是庄静固伦公主,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下嫁蒙古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按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因此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因为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二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公主坟的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古色古香,十分幽静。地宫都是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物。
当年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映播后,人们对京西公主坟内埋葬的公主是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乾隆义女,有的说是金泰之妻,有的说是奇女孔四贞等。其实在1965年当时的文物部门就已经敲定了,没有什么可争论的。
公主坟毁于1965年北京修建地铁的时候,虽然文物部门进行了一些保护,但没能完整保留下来,如今仅在复兴路和西三环交界处的花园里保留一座门殿。在门殿的北侧不远,就能看见一号线已经封闭的一个出站口。在10几年前,1号线公主坟站有好几个站口可以出入,应该是北京地铁1号线站口最多的一个站,后来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通往绿地的站口都被封死了,这里来往的人也就少了很多。
1月4号中午外出办事,回来的时候坐运通102在公主坟南下车打算去换地铁回单位。穿过一片无人的绿地时发现了一栋仿古建筑,走进一看,上面镶嵌着海淀区文物保护的牌匾,另有一块2012年文物普查登记在册的铁牌子,上面写着羊坊店公主坟门殿。这么多年了,来公主坟太多次了,但从来就没发现过这么个建筑,这次算是凑巧赶上了,也是我2017年后第一次记录古迹。因为是外出办事,没带相机,用手机拍了几张。加上雾霾严重,效果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