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谈谈北京的“吃”

上传时间:2018-11-19 10:36:38

生成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贡献者: 人文北京

标签

地图展示

谈谈北京的“吃”

晚清民国,京师餐饮界之兴盛,沪上广州难望项背。从菜系之多到名店之众,从服务之专到普罗之广,从匠心之细到用料之精,称得上冠盖满京华,南北味荟萃。

“吃”的精彩与否在于食客和环境,更甚于食肆与厨技。食客的身份贵贱、钞票多寡、品位高下,此三大因素与明清以降京师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相率相随,构成京华餐饮“人文吃”特色,和布迪厄所论之法国阶层区隔与象征资本异曲同工。

1_副本.jpg

听鹂馆

正所谓,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其兴之因亦为其衰之由。唐鲁孙讲抗日内战间的兵祸连绵,陆文夫讲公私合营后的食不果腹,事不同、理则一。政治之嬗变改其风,经济之转移易其能,文化之断裂失其质,动摇了“人文吃”存在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京华餐饮一落千丈,“吃”之一事,从原本的万千滋味到大食堂、大锅饭、大一统可知也。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4_副本.jpg

5_副本.jpg

“大锅饭”时期

改革开放是新转折。东西风味、大小餐馆,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京师“人文吃”的气象恢复,远不如沪、港两地“经济吃”的迅速,以及羊城、苏杭“地缘吃”的传承。原因在于,破立之间,破易立难,破得太快太多太彻底,立就很慢很艰很无能。大破之后求大立,则立起来的也是新而非旧。老北平的“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有些老店重张却也非复本味,大多数拿手绝活丢了,开不了多久就再次关门大吉。再如双创大业、学子当垆,各种创业菜、改良菜、私房菜你方唱罢我登场,吃一回恨不得掷箸于桌、拍案而去,且要誓不回头、下不为例。

6_副本.jpg

7_副本.jpg

8_副本.jpg

9_副本.jpg

10_副本.jpg

11_副本.jpg

12_副本.jpg

13_副本.jpg

14_副本.jpg

如今重张的老店中的菜品

    互联网时代的北京特色餐饮,要立起招牌、打出名堂并非易事。依我看,改良改良,越改越凉,一味求新求变,往往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如今,管好食客的嘴、留住食客的胃,吃的不单是浓油赤酱、鸡鸭鱼肉,还要讲究个故都的派头和底蕴的传承。拜师求艺已经无从谈起了,只盼有识之士能从故纸堆里发掘些遗忘了的新东西出来。

15_副本.jpg

17_副本.jpg

16_副本.jpg

如今重张的泰丰楼、同和居、致美楼

    真正的老派食肆、名菜滋味,也只能从做了古的老辈人笔端回忆中找寻了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迟来的随便聊聊


作者:人文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