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东裱褙胡同古观象台遗址

上传时间:2018-12-24 10:20:11

生成地点:北京古观象台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东裱褙胡同古观象台遗址

东城区建国门内曾经有一条东裱褙胡同,可惜在长安街拓宽的时候这条胡同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目前来说,唯一象征着这条胡同还存在的标志,就是建国门桥西南角的北京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建于公元1442年,即明正统七年,是世界上依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

早在公元1279年,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明朝建立后,于1442年在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上修建观星台,放置了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后又增修晷影堂。此时观星台和其附属建筑群已颇具规模。

1644年清政权建立之后,改观星台为观象台,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改用欧洲天文学的方法计算历书。1669至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康熙五十四年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乾隆九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这8件仪器连同台下的浑仪、简仪平分,各劫走5件。法国将仪器运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后在1902年归还。德国则将仪器运至波茨坦离宫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于1921年装运回国,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

1911年辛亥革命后,观象台改名为中央观象台,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逼北京,为保护文物,将置于台下的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这7架仪器在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

1949年后,古观象台成为了北京市较早一批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来这里参观的除了天文和历史爱好者外,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高级官员和科学界同行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比利时首相伏斯达等都曾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1991年拍摄《戏说乾隆》的时候,剧组曾在古观象台上取景,成为了片头经典的一幕。不过如今要想取景就没那么容易了,四周高楼大厦林立,没法儿拍古装戏了。从小学开始,几乎每周六都坐车途径这里,但从来没有去过。2015年在接受完北京晚报采访后,因为需要一张我在胡同里的照片,所以借着这个机会跑观象台里边拍照边参观。

1.jpg

本条记忆来自贡献者“南城老李1979”,该用户于2018年6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