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安门外西后街棚户区
随着右外斜街西铁营村和中顶村等棚户区的改造即将结束,右安门外大街一带可以说和我1998年刚来的时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20年的时间,这条曾经南城外的一条无关痛痒的马路也成为了一条直通大兴的主干道。
我第一次来右外大街是1995年,去右安门三中面试。虽然和右安门内仅隔着一条护城河,但城里城外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1998年右外翠林的房子搞定了,从那会儿开始我就经常一个人居住翠林,可以说是见证了右外大街的变迁。
期初右外大街两侧各有三条胡同,东边叫东头条到东三条,如今已经改成了开阳里一街到三街。西边是西头条到西三条,如今名称没有改变,只不过西头条名存实亡,并入了二环路。全国著名的传染病医院佑安医院就位于右外西头条,创建于1958年。
总体来说,右安门外大街两侧变化东侧最明显。原来东侧都是平房,三条胡同直通右外西庄。而西侧的三条当时就已经建成了玉林里小区,除个别地方有小变化外,基本上的格局这么多年就没变过。
右外斜街的变化最明显,以前那里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除了各种小胡同外,这里还有蔬菜夜市,能买到便宜菜。我经常光顾的烧烤小屋,就在右外斜街的铁营村。自从我搬走以后,这里也开始拆迁,如今仅保留中顶庙和一个右安门医院,其他房屋大部分都拆除了。
如今,右外大街成规模的棚户区,仅存在于西三条的西后街一带。说起这片地区,我有许多讲不完的事儿。去我哥们儿家,和第一个女朋友家,我都会从西三条经过。2005年上半年,我几乎天天都去西三条,这片棚户区和第一个女友家仅隔着一堵墙,站在她家窗台就能看到这里。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走进去过,不知道里面的结构。
自从2005年8月份和女友分手后,我差不多有6年时间没有再进入西三条。2011年哥们儿结婚,去给拍照,才再一次从西三条穿过,而且还必须经过她家楼下。
这片地区的平房都是1949年以后陆续建起来了,算不上老胡同。经过这么多年,很多人家都自己搭建了不少房屋。目前居住在这里的本地居民已经不多,大部分都是外来租户。随着右外地区逐渐的改造完善,这片最后的棚户区消失是迟早的事儿。上次路过这里,第一次走进这片区域,随拍了几组照片,纯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