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张家湾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

上传时间:2018-12-24 16:38:33

生成地点:张家湾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张家湾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

       京东门户通县有个张家湾,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从电影《火烧圆明园》里,再后来就知道张家湾有个军用机场。张家湾在通县算比较远的地方,历史遗迹有很多。目前保留下来的,仅仅是通运桥和张家湾古城墙的南门一部分。

      张家湾古城南门外有条河,叫萧太后河。因辽代统合年间,熙宗之母萧太后,由燕京凿河至此,运兵运粮,故此河称萧太后河。。东三环外的十里河就是源自左安门外十里的萧太后河而得名。张家湾成南门外的桥原称萧太后桥,早期是木质桥,明神宗时建石桥。万历三十三年十月建成,名“通运”。清咸丰元年曾重修。桥南北向,全长13丈,宽3丈。两边设石栏,一色青砂岩,每边各有雕狮望柱22根,神态各异,浮雕宝瓶栏板21块,瓶纹有别。长方块花岗岩横砌金刚墙,仅存石桥与残垣一段。

       明朝中期,塞外蒙古各部日渐强盛,并多次闯进长城内抢掠。尤其经“土木之战”后,明王朝再无力主动出击,转入守势。嘉靖二十九年,10万土默特部蒙古骑兵突破古北口长城,冲到密云、顺义大抢特抢,然后兵锋一转,向通州、张家湾扑来,意欲抢夺这儿的存粮。此时两处粮仓守兵不过千员,听说蒙古大军将至,众兵丁官员们寻思反正也无险可守,纷纷准备弃粮逃命,只有一个叫王豫的官员还算沉得住气,赶紧骑马跑到北运河边,急令将河中船只一概收到西岸,不给蒙古军以渡河之便。一通七手八脚紧忙活,刚弄完,土默特骑兵就杀到河东岸了。就这样,好歹总算保住粮仓无恙。事后王豫越琢磨越后怕,怕万一再有闪失担不起责任,就赶紧给嘉靖皇帝上书,申请在张家湾建造城池设置敌台,一可加强粮库安全保卫,二可屯兵保护这条后勤生命线,三可加强对往来客货的管理。与此同时,另有一个名叫刘畿的官员,也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第二年春节一过,上书嘉靖皇帝,要求在张家湾建造城池。

      张家湾镇城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四面设门,现仅存南面部分城墙遗迹。后经过修复,南城门复建。并复建了一段城墙。城门上柱础留存,以备将来复建城楼所用。张家湾城墙和通运桥于1995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北京通惠河水利工程以及张家湾古镇民俗民风的实物。


       本条记忆来自公众号“南城老李1979”,该公众号于2018年6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经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