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街梅兰芳纪念馆参观
护国寺街西口9号,就是这条街最著名的梅兰芳先生故居了。离我上次说的甲21号并不远,我就是前往梅先生故居的途中,很偶然地进了甲21号。要说起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其实这里并不算最著名的。铁树斜街101号的景和堂,是梅兰芳先生的出生地,也是他的祖居。位于长巷五条80号的院子是梅先生在京的一处外宅,另据资料说,宣武区梁家园的慎业里也有一处梅先生外宅,但至没有搞清具体门牌号。在后海的大翔凤胡同,也有梅先生的宅子,现在是梅府私房菜。
在南城的梅先生外宅我都去过了,至今无一处挂牌保护,所知的人也并不多。一查资料,有关梅兰芳先生故居的说法基本都是护国寺街的这处四合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带着连参观带收录的心态花了10块钱进去,和其他参观者不一样,我并没有对展馆内的图片和实物产生多大兴趣,我主要是围着院子拍来拍去。
梅兰芳几年馆的宅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府的一部分,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1949年以后,经过修缮独立成院,1951年到1961年,梅兰芳大师人生中最后的10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1961年梅先生去世后,周总理提议建立一座梅兰芳纪念馆。1983年中宣部与国家计委批复将梅兰芳故居辟为纪念馆。12月31日,文化部成立了梅兰芳纪念馆筹备组。1984年2月,文化部部长朱穆之主持办公会,落实梅兰芳纪念馆筹备工作。3月筹备组在中国剧协召开第一次会议落实工作。4月,开始接收由原中国戏曲研究院保管的梅兰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于1962年捐献给国家的文献资料。5月,交接清点工作基本完成。7月,故居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月筹备组将纪念馆修缮工程计划上报文化部及北京市文物局进行修缮。1985年7月,修缮工程竣工。12月,正式建立梅兰芳纪念馆,直属文化部艺术局。12月底将文献资料分批运抵梅兰芳纪念馆。
1986年4月21日,文化部任命俞琳为梅兰芳纪念馆馆长、梅绍武为副馆长、办公室主任王景安主持工作。5月至7月,拟定展览方案,开辟陈列室。从藏品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图片、资料,请有关专家及家属一起,落实展览陈列工作。展览共分2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外院为生平介绍。7月10日,邓小平同志为梅兰芳纪念馆题写馆名。
10月27日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外开放。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揭幕,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讲话,宋任穷、溥杰、周巍峙、陈昊苏等各界人士400余人出席开幕式。10月28日,举办了戏剧界人士在人民剧场召开的庆祝梅兰芳纪念馆开幕座谈会,由梅绍武副馆长主持,并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行纪念演出三天,由梅派传人梅派弟子以及戏曲界艺术家演出梅派剧目。
该纪念馆前院为展厅,以大量的照片、实物介绍了梅先生的艺术生涯。梅先生8岁起学习京剧,11岁登台,饰演青衣兼刀马旦,被誉为的撁放梢帐鯏。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当选为全国文联、剧协的副主席,并担任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等职,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后院的三间北房保持了故居原貌。会客厅内摆放着梅先生使用过的硬木家具及练功用的穿衣镜、鸽子哨等、西墙上挂着清代画家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绝》,客厅的里间是起居室,东耳房是卧室,西耳房是书房,西厢房也辟为陈列室,主要展示梅先生的文化业绩。东厢房则专设为录像室,再现梅先生的艺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