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篇《炕》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多少还记得小时候炕上玩耍的场景,前滚翻后滚翻,捉迷藏,钻、爬被子垛;放个炕桌吃饭、喝茶、聊天、打牌;大人们缝补、纳鞋底。睡觉了铺厚厚的炕被,再铺被窝,醒了叠被子,垒成高高的被垛,卷炕被一半,一半露着炕席可以穿鞋上下,一半留着给孩子玩耍,免得磕了碰了,就如同现在的儿童乐园的大厚垫子,不过有的家根本没有炕被,是因为家庭生活条件不允许。很多童年的美好记忆大多在此。
那时最想长高的记忆就是什么时候能伸手够到房顶上吊篮里的吃的,那时有好吃的奶奶都放到那里,免得被猫叼了去。那个挂钩是勾窗子用的,每每上午收拾完毕,窗子就支了起来,婶子大妈们串门来,隔着窗子就看到了,相互说着话进屋来,不用扯着嗓子嚷,窗子里面都糊着窗户纸,既保暖又透光,曾经有个脑筋急转弯似的问题,“是纸暖和还是皮袄暖和?”指的就是窗户纸。来串门的人看到窗子没打开呢就知道主家没收拾完呢,要不就一会儿再来,要不就得在外面嚷两嗓子提醒一下,听到回音才会进屋。
那时每年开春家家户户都会拆炕,将火炕翻新,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不知是哪位木匠设计了“上支下摘”这种既方便又实用的窗户。
上支下摘(老窗子)
那就是由铁匠打制的一根比筷子粗一点的细铁棍儿,铁棍儿的中间部分做成麻花形的装饰,固定在窗框上的那头做成一个圆圈,圆圈上又套上一个可砸进木头里的尖,另一头做个钩子,在窗户上也是砸进一个铁环,有的有讲究的家庭一个窗户就有两根。支窗户时就把那个钩子钩在那个小铁环里,窗户就支住了。大多数家庭都是用一根小木棍儿支着。也有的家在房子的檩子上拴一根小细绳,下端栓一个树杈或者铁丝做的钩子。支起的窗子叫上支,在窗子的上方两边是个圆轴,可以轻易的转动。下摘就是窗子支起来后下面的下亮子是可以提起来的,像华容道给挪地方。下亮两边是榫,可以轻易从窗框的卯口里提上来摘掉,这样每年拆炕的所有的炕土和炕坯顺着窗洞就扔出去了,不用绕到堂屋地下了(当地俗语,下,在这读些的音,而且是轻声。就是后墙上挂着先祖像和牌位屋子,过年过节全家要在这儿祭祖,也叫祖堂,所以叫堂屋)。拆炕很脏,到处炕灰尘土,不过,炕灰炕土和炕坯可是宝贝!年年拆炕就是为了这些材料,把它布到白薯地里,长的个头又大又顺溜,还有防虫的功效,这是农家的宝贝啊!
土坯砖和炕灰砖坯
还有,每年春季住不起瓦房的人家,要用这些材料用水泡开,掺上黄土和麦秸,抹在房顶上,说起来这东西很神奇,下雨时,滴水不沾,雨下完了,屋面上干干楞楞儿的。
人们在常年的居住和劳作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都是因地制宜因材就事,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真是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们!
作者:潮白民艺